產后寶媽氣血不足,應該如何調理身心健康?
發布時間:2021-04-30 16:50:12|瀏覽次數:
妊娠和分娩消耗了媽媽大量的氣血,寶寶出生后,媽媽還要忙于哺乳和照顧寶寶,沒有充足的休息時間,從而加劇了身體的損耗,氣虛加血虛使媽媽的體質越來越差。
另一方面,由于陽氣虛弱,臟腑、器官功能相應減弱,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,容易產生多種虛寒癥。
總之,“產后一盆冰”是指產婦陽氣虛弱,可致全身上下寒冷;“產后百節空虛”是指由于妊娠和分娩損傷,而使全身關節松弛、空虛。
新媽媽若是氣血虧損,母乳不足、惡露不凈、腹痛腰疼、便秘等一系列問題便會接踵而至。因此,對于新媽媽而言,產后調理很重要。
產后第1周:排惡露,愈傷口
這個階段主要以活血化瘀、排凈惡露、恢復腸胃功能、愈合傷口為主。飲食要盡量清淡,多吃易消化、刺激性小的食物,避免吃得油膩滋補,最好能少吃多餐,盡快恢復腸道功能。
飲食建議:產后5-7天應以米粥、軟飯、爛面、蛋湯等為主食,可以吃一些素菜,喝蔬菜湯,以及吃一些溫性的水果,如葡萄,蘋果、草莓等。
產后第2周:提營養,補氣血
隨著子宮入盆腔,脾胃功能的恢復和內臟的復位、收縮就成為本周食補的重點。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,故脾胃乃后天之本。所以脾胃調補到位才能幫助新媽媽吸收營養。
飲食建議:補氣血要多吃一些含鐵的食物,比如動物內臟、海帶、紫菜、菠菜等等。此外,B族的維生素是紅細胞發育的必需營養物,所以也可以多吃一些瘦肉。另外蛋白質是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,所以媽媽們還要多吃牛奶、魚類、蛋類、豆制品等。
產后第3周:催乳與補氣血并重
產后第三周,隨著新媽媽的機體功能逐步恢復,寶寶對母乳的需求也逐步增加,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喝湯催乳了。要想分泌出營養充足的乳汁,飲食是很重要的因素。如果產后調補得宜,氣血順暢,奶水就會源源不絕。
飲食建議:雞、鴨、肉、魚用來燉或熬,吃肉的同時喝湯,可促進乳汁分泌,增加乳汁中的蛋白質、脂肪等。豬蹄和花生也是催奶的好湯料?!?/p>
產后第4周:定時定量進餐
這是新媽媽即將邁向正常生活的過渡期,體力、腸胃、精神都已經恢復良好了。這一周最重要的是鞏固坐月子成果,同時逐步向正常的飲食過渡。
飲食建議:規律、定時定量地進餐可形成條件反射,有助于胃腸生物鐘形成規律,使營養吸收更充分,還可以避免脂肪過度堆積,有利于產后瘦身。
產后發汗排毒,關系女人一輩子
女人在生產過程中,骨縫及筋骨大開,加上生產時消耗大量的氣血及體力使得體內正氣不足、元氣損傷、身體抵抗力下降。
因此,月子期間產婦各種抵抗力、免疫力下降,寒、濕、暑、熱、風、邪,六毒很容易進入體內,會給以后的健康埋下隱患,也就形成了月子病。所以一定要做滿月發汗,及時預防及調理月子病。
所以脾胃調補到位才能幫助新媽媽吸收營養。飲食建議:補氣血要多吃一些含鐵的食物,比如動物內臟、海帶、紫菜、菠菜等等。產后第三周,隨著新媽媽的機體功能逐步恢復,寶寶對母乳的需求也逐步增加,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喝湯催乳…
上一篇:寶寶真的需要早教嗎?
下一篇:寶寶皮膚保養小技巧